close


華夏歷史5千年,「石鼓文」為目前能辨識的古文字中,年代最久遠的一種,被稱「漢字的祖宗」。石鼓文又稱「大篆」,存世的石鼓與文字,原本展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皇極殿東廡房,近來移往保存條件較好的寧壽宮,重新開放展示。

網路婚友

唐初,10個石鼓出土於天興三疇原(今陝西寶雞),當時的石鼓已歷經千年風雨,導致465字石鼓文有一半已經斑駁脫落。每個石鼓的表面,都刻有一首四言詩,古詩紀載了秦國君王的狩獵等活動;後人根據石鼓文內容,將10個石鼓命名為「乍原、而師、馬薦、吾水、吳人、吾車、汧沔、田車、鑾車、霝雨。」搬至太學府得以保存

10個石鼓文分別記載秦國大事,《汧沔》講秦襄公封侯始國故事,《霝雨》紀載秦文公伐戎遷汧建都之事,《虞人》講述秦一對一相親穆公用賢乃至稱霸西戎之事,《吾車》為秦昭襄王平定蜀郡變亂,而《吾水》為秦始皇帝統一天下,「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,銷鋒鑄鐻為金人十二」。石鼓文出土最初,被當地居民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神物,對之焚香跪拜;文學家韓愈發現後,上書朝廷請求將石鼓搬到太學府,石鼓文才得以被保存,但此時僅剩下9個石鼓;直到宋朝,被宋仁宗由民間尋回收藏。石鼓文後來被占領汴京的金軍掠奪,卻在搬運期間被工人嫌太重,棄之荒野。歷經一番「苦難」的石鼓文最後由乾隆下令,仿製並安置在北京孔廟的大成門東西兩側,以利石鼓文保存。原將遷台 超載作罷國共內戰爆發,國府遷台,帶著大量國寶文物撤退到台灣,原本也想將石鼓文帶走,卻因飛機嚴重超載作罷。小 靈 通石鼓文刻在石頭上的文字,大石頭的形狀通常上狹下寬,像鼓一般,因此得名。目前一共有10座,均為花崗岩刻石,出土於唐朝,唐朝人以石鼓出土地點將之稱為「陳倉石碣」、「岐陽石鼓」。中國金石學家唐蘭考證,石鼓的刻鑿年代為秦獻公11年(西元前374年)。每座石鼓都刻有一首四言詩,記述秦國君王的狩獵活動,因此又稱《獵碣文》。(蕭宇涵)(旺報)

相親配對網路交友>paktor付費


E181739E4E1C3C3A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raledenisff 的頭像
    moraledenisff

    最新好康情報

    moraledenis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